2025年5月7日至5月21日,温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第八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顺利举行。本期培训班学员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理论筑基+实践赋能+红色研学”三维联动模式,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在开班仪式暨学生团队服务村社出征仪式上,党委书记赵丽央等领导为学生团队授旗。赵丽央强调本次积极分子培训班要结合志愿服务活动,以实干展现青春担当,锤炼党性为村社发展贡献力量。党委副书记钱成敏向学员们表示祝贺并提出三点期望:珍惜学习机会,端正态度筑牢思想根基;深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实践锻炼,将知识转化为服务师生、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培训班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安排了5场专题讲座。
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赵丽央以《铸初心之魂,守清廉之规》开篇,剖析入党动机与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她结合历史案例与当下反腐形势,强调“初心”是党员精神的原点,清廉是立身之本,引导学员从思想根源上筑牢拒腐防线。
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贺晓武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展开,通过百年党史中的典型事例,阐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揭示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本质。
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钱成敏主讲《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指导思想》,他系统梳理了党在不同时期的纲领演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如何指引实践。
建筑与能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郝向鹏主讲《党员发展的程序与要求》,他对入党流程进行全链条解析,从申请、培养、考察到转正各环节的标准与规范,帮助学员明确成长路径与努力方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鹏老师主讲《党员的权利与义务》,通过真实案例对比,辨析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强调党员既是权利主体更是责任担当者,需以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等理论要求。
在志愿服务环节,学院开展“百个学生团队服务百个村社”行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践。共开展7场志愿活动,覆盖龙湾区多个村社。埭头村“赤心传雅字”活动针对老年群体识字困难等问题,学员开设方言教学、手机操作课程,制作汉字分解图示卡,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上涂村世纪星幼儿园端午绘本课堂:学员以“龙舟竞渡”为主题,通过绘本讲解、手工制作等形式,让传统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发芽。联合上涂村派出所开展“全民防诈特巡”,通过入户宣讲、案例解析,揭露诈骗套路,发放宣传单300余份,获村民高度赞誉。在金海湖社区,学员参与消防隐患排查,逐户核查出租房安全信息,获网格员称赞:“学生团队的效率超出预期!”在母亲节暖心行动中,学员赴永恩村为社区母亲献花、拍摄纪念照,传递节日温情。在七五村幼儿园开展创意圆魔法课堂,以“圆”激发儿童想象力。学员们在总结中写道:“当看到老人们捧着照片笑出泪花,孩子们举着龙舟作品欢呼,我真正明白了‘为人民服务’的分量。”
5月21日,全体学员前往东瓯清廉馆开展沉浸式研学,通过廉政文物、历史影像等感悟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此次参观实现历史与现实对话、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结合,让学员们接受党性锤炼和廉政文化浸润,明晰纪律红线,强化“底线思维”,激发担当自觉,树牢“崇廉拒腐”价值理念,夯实宗旨意识。
本期积极分子培训班依托“学思践悟”一体化培养模式,在提升学员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的同时,更注重引导他们在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锤炼党性修养、增强实干本领。文学与传媒学院将持续深化“红色循理・精工先锋”品牌建设,紧紧围绕“文筑梦・传新声”的核心理念,着力构建“理论学习—实践淬炼—价值培育”的育人闭环,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输送政治坚定、本领过硬、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