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颁布20周年,2025年8月25日—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附属机构国际电影电视和视听交流理事会(CICT-ICFT)及其下属的创意与创新平台(PCI),在日本大阪世博会园区举办“Art & Tech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ATSF)”计划活动周。温州理工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多件AI艺术作品在活动中展现风采,其中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陈畅的《中华经典成语故事之盲人摸象》成功入选“瞬间・永恒——流动时代锚定艺术价值”主题AI艺术展现场展出,师生团队创作的《丝路・新生》虽未入围现场100件展品,却也作为申请参展的优秀作品获线上展出资格,充分彰显温理工在AI与传统文化融合创作领域的师生协作实力与卓越成果。
大版世博会AI艺术展AITop100专题网站
本次AI艺术展聚焦AI时代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可能性,面向全球征集优秀AI艺术作品。自7月发布公告以来,主办方共收到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50余件投稿,经过组委会初筛、国际评审委员会系统评定以及世博会组委会细致审核,最终遴选100件现场展出,同时挑选部分申请参展的优秀作品在线上展示。无论是现场展出作品严苛的评审流程与高规格筛选标准,还是线上优秀作品的专业考量,均凸显此次展览的国际影响力与专业水准。这些作品不仅展现AI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魅力,更体现全球AI创作者对数字时代“瞬间”与“永恒”关系的深刻思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FST计划官网公布大阪世博会AI艺术展入选作品(100)
作品入选证书
多台大阪世博会专属展柜循环播放现场参展作品及创作者自述,线上平台则同步展示包括温理工师生作品在内的优秀参展作品,吸引全球目光。温理工文传学院此次参展的师生团队,汇聚了专业教师与青年学子的双重优势,团队成员在AI数字艺术、影视创作、文化传播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多部作品曾斩获国际、国家级奖项,或在国家级交流平台展出,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大阪世博会展示现场
其中,现场参展的《中华经典成语故事之盲人摸象》由文传教师陈畅创作,是其“中华经典成语故事系列”作品之一。该作品以儿童为目标受众,借鉴画像砖、画像石等传统元素营造独特文化韵味,大象以剪影形式呈现,既保留 “盲人摸象”成语故事核心情节,又在结尾融入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趣味解说,以“故事+解说”的呈现方式,让成语知识更易被接受与巩固,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巧妙融合。
宣传海报、现场展示柜
获线上展出的作品《丝路・新生》由陈畅老师带领文传学生周怡婷、吕甜甜、石小洒、石康怡、李涵欣、虞潇雪、易锦晖等学生共同创作。以“多元符号跨维度融合”为核心、“双时空叙事”构建古今对话,从叙事呈现、维度架构等方面展现丝路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该作品既借多重元素诠释丝路内涵,又以年轻化表达诠释“一带一路”,激发全球青年对文明互鉴的认同,传递文明传承与科技赋能的共生价值。
作品《丝路・新生》于国际频道展示
温理工文传师生此次在大阪世博会AI艺术展中的亮眼表现,是学校秉持服务地方文化发展、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学校学院始终鼓励师生将专业教学与文化创作深度结合,搭建实践与展示平台,助力师生探索AI 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路径。同时,这也是对8月2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 “推动人工智能在繁荣文化生产、增强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交流中展现更大作为” 精神的积极践行。
未来,温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将继续支持师生在AI文化创作领域深耕,期待涌现更多师生协作的优秀作品,以技术为笔、文化为墨,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走向国际,在全球文化交流中传递中国声音,贡献温理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