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品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党建之窗 党建品牌

红笔杆老兵专访——王国岩:海舰勇战敌,赤子之心报国家

作者:温理工红笔杆实践队 编辑: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时间:2021-11-21 阅读:

【老兵简介】

微信图片_202112030003063.jpg

王国岩老兵向我们敬礼

王国岩,中共党员,先后参加对台海战、福鼎战役,在1963年10月24日的对台海战中,他担任海军四二七五部队炮兵排长,带领战友们歼灭了敌方四艘船,抓获了包括台湾情报局局长在内的七个俘虏,保卫了祖国的海域,并因此战役荣获一等功勋章。在退役后,王国岩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发光发热,为国家、为人民坚持不懈地付出。

【人生经历】

  至今,在王国岩老兵的后脑勺上仍留着一个疤痕,用手触摸,头皮下竟有个硬物......“这是一枚子弹弹片,打战时留下的,取不出来,就这样跟了我一辈子”王国岩说着,思绪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8年,王国岩出生在温州文成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大哥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噩耗却坚定了他继承兄长遗志,从军报国的决心。就在他22岁那年,刚刚新婚的他,告别新婚妻子毅然参军。

他艰苦训练成就铁骨铮铮,积极学习受到主席接见

一入伍,王国岩就进入海军四二七五部队,成了一名海军炮兵。炮兵的训练十分艰苦,每天早上六点半他就要起床操练,除了中午休息2小时外,要一直训练到晚上九点。“我们的基本训练就是安装炮弹,基本功就是抬举炮弹。一个炮弹52斤重,1米多高,一个人每次训练得抬举几百次,坚持4个多小时;我个子算高大的还能勉强扛得住,那些个子小战友刚开始经常累晕过去。每次练完,我的手都肿得像个包子,可是不能停,第二天照样练。练好了才能上战场。”王国岩老兵回忆,这只是他在部队里每日的训练内容之一。除了抬举炮弹,还要练习拆修炮弹。拆修炮弹不仅要快,还要熟练,“熟练到闭着眼睛也能把炮弹迅速拆装回去,这样才能达到上战场的要求。”为了练得更快更熟练,即使时常会刮破手,他仍咬牙坚持,三年如一日。

除了艰苦的训练,对他来说,最难适应的其实是海上的风浪。“海上风浪一直很大,颠得人就是吐。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差不多都吐出来。这样边吃边吐的日子我过了好几年,才适应。”

王国岩在部队成长很快,两年后他就升任副艇长,更因为过硬的政治表现和积极的政治学习,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那年全军举行毛主席著作学习活动,我是团里唯一一个荣获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人,就有机会去北京参加毛主席著作学习大会。毛主席、周总理都来到了现场,很多人激动得当场就哭了。合影时,毛主席和我握手......回去手都舍不得洗。”至今,当时的情景对他来说仿佛历历在目:“和照片不一样,毛主席很高大魁梧”“有的人亲吻自己那只毛主席握过的手”......

他深陷敌军拼死突围,不仅救回战友还手擒对手

“我现在头上还有当时没有取出来的弹片,后脑勺有个凹的地方。”王国岩老兵摸着弹片所在之处,回忆起1963年10月24日那晚的战况。当时,台湾舰队来袭,王国岩所在舰队受命击退三海里外的敌方舰队。当时海面上一面漆黑,如何判断敌舰位置成了难题,幸好指挥总部能依据雷达辨别位置。为了不让敌军截获通讯,王国岩和总部的一名温州籍指挥员靠着温州话交流,成功地找到敌军舰队。

锁定位置后,双方展开了激烈炮战。仅半小时,我方就打出了四千多发炮弹,炮弹的轰鸣声响彻东海。随后双方舰船越靠越近,王国岩受命冲锋,前往敌舰擒拿敌军。他带着2名战士率先趁机跳上敌船,但刚上船战友就被敌人的燃烧弹击中受了重伤,他自己也被击中胸部受伤。但是他没有停下脚步,不顾自己的伤势,将战友安置到了敌船的隐蔽位置,一人对敌。“敌人的燃烧弹一个接一个扔过来,我运气好,抓住了一个敌人的燃烧弹扔了回去,又趁着燃烧弹的亮光一顿扫射”,他回忆道:。在枪林弹雨中救战友时,一颗燃烧弹爆炸残片击中了他的头部,但他顾不上,用冲锋枪将视野内的敌人一扫而空,并生擒了台湾情报局局长在内的七个俘虏。因为他在此次战役中的英勇表现,他荣获了一等功勋章。但同时,战争也给他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王国岩老兵的头部仍留有当时无法取出的弹片,“当时医生说这弹片夹在颅骨里,摘取手术难度很大很危险,所以就没做。其他后遗症倒没有,就是有时会晕倒”。

战后,王国岩先后升任艇长、团部管理员等职,并于1975年7月转业至文成县第二机械厂任书记,三年后又调至公安局任办事员直到退休。在公安局的日子里,他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处理了许许多多的治安事件和民事纠纷.......如今,再见王国岩,他已是白发苍苍,但他胸前那枚“50年共产党员”的纪念勋章仍熠熠生辉。他说:“对我们那代人来说部队就是学校,我总想着把我的儿女也送到部队的大镕炉去锻炼,还好我的二儿子经过层层的筛选,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军人。部队回来以后又进入到武装部工作,在武装部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为部队输送了许多优秀的军人。明年,我的孙子也到符合参军的年龄了,我还想把我的孙子也送到部队去锻炼,也成为一名军人!现在的年轻人真幸福都能上大学好好读书了,那要紧的是,那好的精神不能丢。你们要好好学习、工作,大公无私,公家的东西一点都不能占……”

【结语】

微信图片_2021120300030613.jpg

王国岩老兵与红笔杆实践队员合照

国有难而英雄出,国平安而英雄出。国家在需要时发出召唤,于是他们来了,带着满腔智勇,血洒疆场;战争带来了无法治愈的后遗症,但将士忠诚报国、辛勤为民的火热心脏永远不会停止跳动。铭记历史,不忘过往,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精神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迎接我们更加美好的祖国。

 

 组员:叶倩倩 陈文君 王丽茜 黄乐奕

指导老师:张新彤

文字指导:张新彤


版权所有 温州理工学院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1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