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品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党建之窗 党建品牌

红笔杆老兵专访——姜松林:红心为国,爱心为民,一片忠心,为国为民

作者:温理工红笔杆实践队 编辑: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时间:2021-11-28 阅读:

【老兵简介】

姜松林,中共党员,1944年生,龙湾状元人。伤残退伍军人,现为龙湾区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状元街道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文联书画协会会长、文史研究会理事、“墨香村居”工作室负责人等。

曾获奖:龙湾区优秀退伍军人、二届龙湾区才艺老人、龙湾区青少年优秀报告员、龙湾区道德模范提名奖、龙湾区第五届“最美老人”,书法作品多次入围市区书法比赛并屡获嘉奖。多年来一直从事公益爱心活动,常年坚持下军营、入社区,到残疾人弱势群体当中,为人民子弟兵、居民、青少年、残疾人等开展春节春联创作、书法义卖、资助公益文艺事业、传播传统文化,广受市民的点赞和好评。

 老兵写书法1.jpg

老兵写书法

【经历】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大家都不怕,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只有拥有更强健的体魄,国家在需要我们的时候,才担得起保家卫国的重任。”老兵姜松林生动形象地讲述了自己在峥嵘岁月里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再现革命先辈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

应征入伍,红心为国

1963年,正当青年的姜松林入伍了在福建的部队——八十四师二五二团独立一营四连,因为是中专生比较稀有,在其中承担了通讯员、讯务员、文书以及班长的工作。

姜松林回忆起民不安枕的时局,时值蒋介石反攻大陆,战备紧迫,部队受远处调动,情况危急。不过,令姜老感到幸运且荣幸的是,他第一年三月当兵,十一月份就成功入党,是当时八百多个新兵中唯一一个入党的。“在国内有同省的老乡,在国外有中国的老乡。”姜松林谈道在部队与大家关系都很好。

不幸地是,1968年,姜松林在一次因公执勤的时候头部受伤,因伤残严重期间辗转多家医院,被认定是二等乙级伤残军人。

投身公益,爱心为民

年纪轻轻便负了伤,姜松林对此感到深深担忧,害怕自己对家人造成负担,情绪一度不稳。然而,在受伤住院期间,不少人多次前来探望,其中有部队营长、政委,出院后师长还亲自登门探望,这令他深受感动,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人们的关爱给予了他勇气与力量,促使他之后投身公益回报社会。

退伍后的姜松林回到原入伍前单位温州市有机合成化工厂,时任人事保卫科车间主任、工会主席、厂长等职位。他带着从部队中养成的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了皮革脱毛蛋白酶,填补了浙江省皮革脱毛剂的空白。

为了解决伤残军人退伍就业困难问题,他与其他人一齐筹建了一家货物公司,并担任总经理。而开公司确乎需要极大的勇气。为了使公司能顺利运作,当时姜松林写了封信交至浙江省省委副书记,坦白自己开公司的目的。一周后,他便受到批示回信支持。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多家新闻媒体纷至沓来,登门采访。

退休后,姜松林便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他自发开办学校,免费收生几千人。

虽然有不少自愿的老师加入助力,但经费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因此,姜老就卖掉了自己不少书画,获得的收入都投入用来维持学校。二十多年来,他开办了多场书法学习班培训班,并将自己书画义卖所得捐助给贫困人群,总公益服务时长高达5000小时。之后,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创造文化的号召,姜老自费五六万块钱,着手梦想村舍的创建两年,期间也遇到不少困难,但最终获得了成功。

 “红笔杆”实践队与姜松林老兵交流.jpg

“红笔杆”实践队与姜松林老兵交流

【结语】

姜老一生做了不少好事,也获得不少奖状荣誉及称号,“龙湾好人”“温州好人”“浙江好人”……姜老表示只要他还干得动,他将会一直将公益做下去。姜老为人十分热情,他不仅积极地分享自己的经历,而且还慷慨地赠送自己的书画。最后,他对青年人表达了殷切盼望,希望大家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红心为国,爱心为民,一片忠心,为国为民。我们对老兵姜松林表示最高的敬意!


队  员:陈淑珍 方叶欣 王美芬 何宇文

指导老师:法琦  江婧婧

文字指导:代莉

版权所有 温州理工学院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1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