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党建之窗 支部风采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法律移动超市”龙湾河泥荡之行——记文法学院法学类第一学生党支部活动

作者:文:商飞燕、黄一展;图:卢吉妮 编辑: 来源:文法分院 时间:2015-11-30 阅读:
“我和八个工友帮老板插秧,干了十几天一共完成150亩,当初我们是通过中间人介绍并答应我们每亩200元,现在稻子都收获了,找老板要钱也不给,这可怎么办?”一位老伯前来咨询。
 “那你们有没有和老板签合同?”
 “没签啊。”
“你这个事情还有没有其他证人证明?”
“除了工友和中间人就没了。”
“那你这个事情没有证据,即便走法律诉讼途径,法院也无法支持你。我给你几个建议。一是通过当地乡镇政府、村委会与老板协商。 二是努力取得证据,通过电子产品获得证据,录音、摄像等内容必须含有老板承认拖欠工钱事实。”一位瓯江学院法律咨询老师对老伯如是说。老伯听后握着老师的手,嘴里不停得说着感谢。
法律移动超市入龙湾
  为迎接宪法日,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法律实践,由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文法分院法学生组建而成的“法律移动超市”来到龙湾河泥荡法治文化公园。龙湾教育局办公室人员金上雷、瓯江学院文法分院党总支书记尹保林、文法分院法学教师卢锦泉、文法分院团总支书记商飞燕一同参与此次义工义行。
法律咨询现场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服务三个专柜,此外还有十多位法学专业义工身穿红色马甲,耐心的为前来咨询的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据法学系学生曾俊健介绍,除了现场咨询会,微信公众号的咨询和宣传,法律知识讲座,法律资料的发放等多种方式并行,将“线上”互联和“线下”亲身实践结合起来,从来促进村民懂法、知法、用法。
据了解,龙湾河泥荡文化建设作为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占地240亩,是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综合性公园。作为此次法治活动中心举办地,法治文化长廊当之无愧成为地标性建筑。长廊柱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错点鸳鸯谱”“巴黎产品”等一系列趣味法律谜语成了最为简明的法律普及方式。


 法律移动超市现场

法律移动超市咨询人员
秉持关乎法律的责任
“我们要秉持已受法律教育者对未受法律教育者的一份责任去完成这次活动,就是这项活动的最大意义。”事后,当我们采访卢锦泉老师时,他如此回答。
商飞燕老师提到,瓯江文法学子以面向社会纠纷,解决法律问题为宗旨;增强实践解决问题、临场应变的能力,拓宽教师视野,帮助当地政府进行法制宣传为目标法律移动超市是最好的践行场所。
龙湾教育局办公室金上雷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自身就参加过很多义工活动,也带领过队伍,就是希望这次活动能将法律从校园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使其更加大众化,真正做到“普法”这两个字。”
民众前来咨询
志愿不熄,服务不停
    活动期间,一道道红色的身影穿梭来去,那是志愿者们在忙碌奔波,为群众解答疑问。在咨询会结束后,亲子活动也得以开展。通过亲子合作,彰显温情关怀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普及了法律知识。
“法律移动超市”秉承“面向社会纠纷、解决法律问题”的建设宗旨,已走过了6个多年头,目前已经在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永嘉、苍南、洞头设立了六个基地。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咨询800多人次,处理案件100余宗。它将法律推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让学生的法律实务工作能力得以增强,更增添他们服务大众的志愿之心,让群众真正感受到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全体人员合影
 
版权所有 温州理工学院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1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