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7日晚,文法学院“古琴与中国文化的前世今生”讲座于北校区信息楼报告厅召开。此次讲座以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为纲,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琴风韵的魅力,揭示了其中的文化底蕴。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主讲人东嘉琴社程纪之老师对古琴曲《阳关三叠》进行了解读,称此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并分“一叠”“二叠”“三叠”分析了其中的情感内涵。他现场还即兴弹奏了一番,悠扬的琴声直入心田。紧接着,主持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蔡嵘副教授通过访谈程老师,讲述了古琴与王维、欧阳修、白居易等人之间的联系,随后所播放的几个视频则意在引导在座同学们对古琴的构造与中国文化、古琴的琴谱进行相对深入的了解。在提及古琴曲与中国文化时,程老师还以《广陵散》《酒狂》《枉凝眉》《凤求凰》等曲为例,生动体现了“古琴是一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的内在真实性。此外,考虑到古琴曾与数位有名的温州人士有密切联系,他详细地叙述了自宋代郭楚望到明代刘伯温,直至民国严琴隐与古琴之间所发生的轶事。最后,程老师分享了他这些年携琴旅行的经历,不论去到哪里都不忘抚琴拨弦的热爱之心更使学生们感到动容。
讲解古琴文化
程老师主讲
为加深同学们对古琴音韵的印象,在这些环节之中,还穿插着许多的古琴表演:蔡嵘老师弹奏了《凤求凰》,温州医科大学陈肖沫教授、温州鹿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吴奇红老师分别弹奏了《良宵引》《枉凝眉》。作为特邀嘉宾到场的还有温州第二职业中专若笔老师、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吴龙灿博士、温州东嘉琴社学员王晓。他们熟练的挑琴动作,化作袅袅之音,融化在空气中,引得同学们为之陶醉。
古琴表演
同学们认真聆听
古琴作为国乐之精粹,在如今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正因如此,对此类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了解与学习尤为重要,能听得琴声余音绕梁,以略懂其中一二,其益便能自现。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