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团学建设

“瓯溯”暑期社会实践队“探寻瓯味”主题活动

作者:黄挺亮 编辑: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时间:2022-07-01 阅读:

   在经历破冰熟悉成员、线上采访准备与线下实地踩点之后,2022629日,瓯溯暑期社会实践队于线下正式开展了探寻瓯味主题实践活动。

迎着夏日炎炎,心怀殷殷期待,成员们集合五马街,一同探访了长人馄饨铺、陈辉鱼圆、矮人松糕等瓯味美食店。各店长将自己的开店经历向成员们娓娓道来,展示着对瓯味的继承发展。成员们也认真学习了小吃的制作过程和制作工艺,一份份瓯味就在与众不同制作手法中,绽放出传统饮食文化绮丽的色彩。

瓯味.png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各位成员一天的收获与心得吧!

傅晨晨 628日,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瓯溯暑期实践线下活动。地点在五马街,主要以探寻瓯味和体验非遗文化项目为主。我们还对店主们进行了短暂的采访,店主们对自己店铺的历史传承与发展都了一些回答,每一家老店的传承都是几代人努力的成果。与他们交流时,我还知道了掌握一门温州话的重要性,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温州话更加亲切,是一种日常语言。在下午是体验非遗活动时,传承人为我们讲解了温州皮纸的由来与历史。在制作皮纸的过程中,耐心与细心非常重要,具备匠人精神才可能制作出一张完美的皮纸。皮纸还可以用来制作扇子和心灯,用处繁多。寻东瓯之韵,探古艺之华。弘扬温州文化,我们在行动。

张诗瑞:这次的线下实践,我收获了很多。我们一起探寻了长人馄饨店、矮人松糕、陈辉鱼丸等温州小吃店,不仅品尝到了瓯味,而且了解了瓯味背后的故事,当我们采访店主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都是自豪的神情,我了解到每一家店的特色以及他们每天辛苦工作,这让我感受到每个瓯味背后都有蕴含着传承人的匠心。通过这次线下实践,我也想把瓯味宣传出去,把瓯味背后的故事、精神传承下去!最后将本次的口号作为我的结尾吧:寻东瓯之韵,探古艺之华!

南弘:昨日,在线下我们在五马街探访了长人馄饨铺,陈辉鱼圆,矮人松糕等瓯味美食店,在观摩瓯味美食制作,采访店主自己店铺的经历这个过程之中,我们感受到了温州美食的独特传承,每一道菜品都是店主早起贪黑,一心一意地注入情感,为了将瓯味传递给当地居民,外来游客,绽放出温州传统文化美食地绚丽色彩,它是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

在“瓯说”中,我们在古法造纸文化传承人的带领下,体验了“做一盏心灯”“做一面扇”的活动,通过年轻人比较流行的手作方式,在乐趣横生之中了解温州非遗文化,感受到“弦歌不缀”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也更盼望让温州的非遗文化,以纸为基,推动遗产文化融入社会生活。

在烈日酷暑下,与实践队员和队长一起共同行动,我在瓯溯实践队此次活动中收获了文化传承,收获了朋友与感动。

吴毓玮:伴随着夏日的到来,瓯溯暑期社会实践队迎来了第一次线下活动,我们几个队员跟着姝晔、怡彤学姐到五马街寻觅着属于温州的美食和瑰丽文化遗产。

从早上九点开始,我们探访了长人馄饨铺、陈辉鱼圆、矮人松糕等温州独具特色的瓯味美食店,倾听着店长们讲述着与瓯味的共同经历和真挚情感。在倾听和记录的过程中,我们既品尝了温州特色美食,同时对瓯味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到下午,我们参观了“瓯说”非遗体验馆,制作皮纸宫扇和皮纸心灯,亲自体验非遗工艺制作过程,晨晨和诗瑞制作出了古味和诗意满满的皮纸宫扇,我和南弘完成了一盏被我们命名为“夏秋之交”的皮纸心灯,在感悟温州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也品味到了制作过程中的乐趣。接下来,我们采访到了非遗体验馆的店长也是非遗传承人常一,在叔叔的真挚可爱的话语中感受到了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虽然炎炎夏日笼罩着我们,但是体验瓯味和非遗文化的乐趣驱散了闷热和烦躁,五马街之行就在快乐和收获中圆满结束。

各位成员的vlog,是不是让大家对温州风味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呢?

一碗馄饨、一颗鱼圆、一块松糕……这些,不仅仅只是将口舌搅得风生水起的味觉体验,它更保存着一代代温州人最欣喜的回忆,它耕耘着一座城最温柔的思绪。

访街串巷,闻香食味,我们积极探寻最传统东瓯风味;奔波动荡,百转千回,我们深度感悟继承发展的重要与必须。请相信,在温州的餐桌一隅,能带走生活的苦涩,带来踏实的欢愉。

 


版权所有 温州理工学院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1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