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风格独特、地域色彩浓郁,犹如一座绚丽多姿的民间文化大观园。若是想体验一番非遗文化,瓯说非遗手作馆是个好去处。
瓯说非遗手作馆位于温州市五马街,落于闹市中安静的一隅天地,石墙青瓦,环境清幽。 其馆创始人常一先生自幼受祖辈影响,对瓯文化的喜爱根深蒂固,从事相关行业20年,为助力中国文化回归,让人们在城市中体验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推广开来,于是有了这一处静心之地。
温州皮纸,史称蠲纸,唐代起即已列为贡品。2018年被列为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皮纸采用纯桑树皮为原料,纸质比较韧,一面光一面糙。由于纸纹特殊,在温州皮纸上作画,能忠实反映墨色,很容易形成一种壁画般古朴、残破与神秘的画面效果。
温州皮纸制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捞纸
水池里有提前准备好的纸浆,是将树皮经过浸泡、蒸煮、敲打等多道工序,历时两三个月而成的。用纸帘在池子里将纸浆搅拌均匀,平整地打捞上来。
二、铺纸
小心拿起纸帘,反扣在保护纸张的毛毡布上,轻拍几下,让纸不粘连地铺在表面。
三、设计
可以在周边的公园采集枯叶花草,设计图案、文字等在纸片上,创造出个人色彩。
四、盖纸
重复捞纸、铺纸的动作,在完成设计后的纸片上再加上一层,并用毛毡布盖上。重复以上所有步骤,制完两张。
五、压水
六、烘干
七、糊灯
八、点灯
按下开关,灯光在昏暗中亮起,成就感油然而生。
介绍完了皮纸心灯的制作过程,是不是还有点意犹未尽呢?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温州皮纸古法造纸的非遗传承人常一先生,深入了解一下其馆背后的故事。
问:常老师,您好。请问您是如何接触到“纸文化”并想进一步萌发了自主创业从而去宣扬纸文化的想法?
答:在我还是大学生的时候,接触到了日本的无印良品这个品牌,其实最初的时候这是一家专注于做纸的品牌。当时我就在想,我们是拥有四大发明的中国,纸文化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是否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创新和发展,拓展它的影响力?所以在毕业以后,我就选择了自主创业,专注于纸文化的传承发展,包括文创产品、纸制品等。同时,我也帮着宣传过温州泽雅地区造纸技艺等。
问:您是怀着怎样的初心创办了这家“瓯说”非遗体验馆?
答:近两年,非遗一直是当下文化发展的重要话题,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创办了“瓯说”非遗体验馆,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走进非遗,体验非遗文化。
问:“瓯说”二字分别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答:“瓯”是温州的简称,也代表着温州的文化;“说”便是希望能够给传统文化一种生命力,来向人们诉说它的故事。
问:瓯说非遗手作馆对于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答:虽然现在的“瓯说”已经在温州市有了一定知名度,但我在初期的探索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可我觉得,只要心中的那盏灯还在,就能够一直指引你找到前进的方向。
所以“瓯说”对于我来说,它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它一共有四说。首先是“真说”,就是对非遗传承的一种真实、真诚的态度;其次是“无畏说”,我希望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无畏而勇敢地面对它;以及“决定说”,也便是一旦决定了要做这件事情,就要坚持到底;最后是“默时说”,我们“瓯说”最后它已经不再是用语言来表达非遗了,在你通过实践创作的过程中,是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了。
总的来说,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哪怕只有一点点微薄的光芒,能为当下我国的文化复兴贡献一点点力量,我也是很满足的。
非遗”,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有着历史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多样性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非遗传承之责,在一代代人的肩上落下,在一代代人的心中生根,也正是因为有这些非遗传承人存在,非遗文化有了更多绽放光彩的可能性,也让它在这日新月异的社会中逐渐地走入了大众生活。
探寻非遗造纸之妙,点燃文化传承之灯。保护非遗,传承非遗,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