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这是我在剪辑“光明行”系列的视频时想到的一句诗句。无边的草原、玉龙般的河流、晴朗的天气,无一不让人心生向往之情。但是在这背后,也有一个炙人的隐患——眼疾。
在川藏青高原地区,强烈的紫外线、高海拔导致眼病高发,白内障发病率高达14%,是非高原地区的10倍,白内障人群达到上百万,但每年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人,严重阻碍了藏区百姓走向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路……
“我们努力想要你看见光明,让你不再忍受黑暗”
这个是“光明行”系列视频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2011年,为了让藏区眼病患者重新看见美丽的家园和远方的世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川藏青“光明行”启动,一群医生护士和志愿者翻千山,过万水,一路向西,一走就是十年。广电的记录者们,这一跟拍,也过去了十年。
克服困难,同舟共济
在剪辑视频时,我可以感受到,当地的医疗资源有多么的匮乏,甚至连电压都是不定的,经常性是在做着手术时,面临着突然停电这一危急状况。在采访中陈洁医生提到当时的医疗环境,还是觉得心有余悸。因为他们是移动手术车,没有电是万万不行的,他们当时为此是什么办法都想过了,最终是请了电学方面的专家——陈洁医生的丈夫从温州坐第二天一早的飞机来四川小金,解决了这一燃眉之急。
破雾而出,去见光明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现下我们身边不难看到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的小孩,通过各种途径来汲取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但是其实在高原地区,有很多孩子先天高度近视或后天罹患白内障,导致他们的世界一直都被一层浓雾所笼罩。见此情,温州医科大学的志愿者们立下了第二年要做1000台手术的志向,一定要帮助他们看见阳光。
将故事最好的陈述出去
我在剪辑视频时,在视频素材中一直能看到广电的各位摄影老师和采访的张卡老师。视频素材量足足有4个T。但是其实在平时的电视节目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往往最终的成片中是不会看到这些幕后人的。他们的声音,他们的身影都会被剪辑掉。或许有人会觉得,如果不用上镜,那工作肯定也很轻松,但是在我看到的情况来看,现实并不是这样的。那天我在筛选视频素材时发现有一段视频模糊了,我将之反馈给张卡老师之后,张卡老师立马就联系了摄像组准备去找被采访人重拍这一段视频。我表示十分疑惑,我说这个视频不能用技术手段去整改吗?张卡老师却说,如果能补拍最好是补拍,一定要将最好的呈现给大家。听到这句话我真是顿感惭愧。从今往后,不论是做镜前人,还是幕后人,一定都要尽善尽美,做到不愧初心。而新闻人这一讲述故事的职业,通过这次实习,更是让我充满敬佩。
作者:戚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