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政协第十二届温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第一次联组会议正式召开 。致公党和侨联界别以及特邀四组的委员们迎来市委书记刘小涛,共同讨论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共商共推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
翁银巧:香港温州工商会荣誉会长、香港温州同乡会名誉会长,浙江省侨商协会副会长,浙江康尔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针对温州新生代的“引留”问题提以下四点建议:
1、树立创新创业典型,搭建创新创业大平台;
2、传播温州精神文化,培养家乡认同感;
3、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建宜居宜业新温州;
4、优化公务员晋升与企业家评优考核机制。
李建江:温州市侨联副主席、日本浙江总商会名誉会长、特灵集团董事长
针对温州侨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李建江委员建议:
1、加大对侨工作的支持力度,升级海外版“全球通”;
2、想方设法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3、用强有力的落地和破冰政策,提高温籍华侨在“先行区”的融入度。
胡如意:温州市留学人员和家属联谊会监事长、浙江竟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市工商联常委
目前,我市的“双碳”起步不久,存在短板,建议:
1、充分认识碳达峰期间给与的发展窗口期;
2、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做大做强产业链;
3、走出一条温州特色和亮点的碳中和之路。
叶剑秋:上海兰迪(温州)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兰迪浙江区域管委会副主任、致公党温州市委会监督委副主任
叶剑秋委员提到,发展家族慈善基金会,有利于破解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不适应的问题和矛盾,让慈善成为助力共同富裕建设中的重要力量。针对存在问题叶剑秋委员建议:
1、加快出台并完善有关我市家族慈善基金会设立的地方性规范;
2、鼓励社会组织和机构广泛开展针对民营企业家的善财传承培训,提升其对财富社会责任和现代慈善事业的认识,同时组织提供家族慈善专业服务;
3、重点引入高素质慈善管理专业人才,匹配于慈善组织内部管理运营;
4、探索打造我国首个“家族慈善公益村”的可行性。
卢琼:温州市侨联副主席(兼)、温州市留学人员和家属联谊会会长、温州和平国际医院党委书记
针对较多高层次人才和创业项目在温州落地难的现状,卢琼委员建议:
1、通过明确服务对象,找准服务定位,稳定内环,温州籍留学人才是铁打的银盘,拓展外环,外地籍留学人才走吸引力法则;
2、通过明确服务缺口,形成留学青年人才工作闭环,要补强高校和研究所的知名品牌效应,确保资金足以让在温科研博士群体干科研,背靠高校的软实力支持是研究所刚需,想尽办法弥补科研人才科研需求。
陈肖锋:致公党温州市委会常委、温州市二轻集体资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温州市瓦楞箱厂厂长
陈肖锋委员建议在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南片区改造提升中,将登选坊打造成为具有温州特色的文化艺术一条街。在五马街区融入温州特色的瓯越文化和工艺美术元素,以打造登选坊文化艺术街为契机,弘扬瓯越历史文化,振兴温州工艺美术是正当其时。
讨论中,政协委员们点赞家乡发展快、变化大,并紧扣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聚焦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 幸福温州”,畅谈以“侨经济”“温州人经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家还围绕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发挥侨优势、畅通双循环、打造温州新生代人才梯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搭建国际经贸合作平台、打造“侨贸小镇”、推进医联体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刘小涛书记在总结发言中,寄语世界温州人要聚力同心同向,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增强“侨心向党”的凝聚力;聚力开放融通,围绕“千年商港 幸福温州”城市定位,助力更深层次开放;聚力共同富裕,当好共同富裕的直接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共同受益者;聚力创新发展,发挥招才引智、招商引资作用;聚力共建共治,把大局所需、中心所在和界别所长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家乡发展,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
作者:张燕亭 孔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