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教务教学 日常教学

瓯江学院文学系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社会调查计划(更新)

作者:办公室 编辑: 来源:文学系 时间:2010-11-01 阅读:
    社会调查是指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探求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从而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参考。社会调查是学生了解熟悉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是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瓯江学院文学系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结合我系教学工作实际,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调查定于2010年11月进行。为了使社会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学生社会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1.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实际情况,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学会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

    2.通过社会调查,接触与专业方向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明确与专业方向相关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初步了解与专业方向相关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与方法,受到一次具体的专业思想教育,以加深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工作的体认。

    3.学生应认真对待社会调查,应把社会调查工作作为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大好机会,虚心向调查对象单位学习,在工作、纪律等诸方面均应严格要求自己。

    4.学生应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化知识为能力、增加感性认识,强化专业意识,着重培养自已的社会实践能力,

    5.学生在完成调查任务后,必须独立完成一篇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

    二、参加本次社会调查的对象

    文学系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2)班全体学生。  

    三、学生社会调查的内容

    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并确定社会调查的内容。

    四、教育见习方式

    学生自行联系落实调查对象单位,各自分散开展调查。

    五、组织与指导

    经文学系主任办公会议决定,本次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社会调查由林陈微老师牵头组成的指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和指导。指导小组的职责是:

    (一)指导学生确定调查内容和对象,制定调查计划;

    (二)对学生社会调查工作进行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督促;

    (三)指导学生调查报告的写作;

    (四)评定学生的社会调查成绩。

    六、具体安排

    文学系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社会调查安排在2010-2011年第一学期的第12周进行,实施调查时间为一周。全部工作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10月26日---11月 19日)

    (1)召开社会调查动员大会(10月26日)

    (2)学生确定调查题目、内容和方法,落实具体的调查对象和单位

    (3)制定调查计划;拟定调查提纲(或问卷);

    2、实地调查阶段(11月22日---11月26日)

    (1)11月22日开始进入调查地点;

    (2)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本人的调查方向在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实际调查;

    (3)学生在调查中应做好调查记录,以便撰写调查报告时参考;学生应每天坚持写调查日记;及时做好问卷统计与资料整理工作。

    3、总结阶段(11月 27日---12月 13日)

    (1)11月28日,学生全部返校,每位同学根据实地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12月3日前上交,字数不少于3000字,A4纸四号宋体打印)。

    (2)由负责指导的教师根据学生调查报告的水平并结合该生在调查中的总体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社会调查的成绩。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其中"优"不能超出30%。

    (3)总结本次社会调查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七、组织纪律

    1、学生应当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各项安排,尊重指导教师;

    2、遵守调研单位的规章制度,尊重调研单位的领导和其他人员;

    3、学生在调查中应注意仪表朴实大方、端庄、文明、注意使用文明用语,注意维护和体现自己形象;

    4、学生在调查中要谦虚谨慎,应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多听、多问、多学习,少发表意见;

    5、调查期间,学生应注意人身与财物的安全;

    6、调查期间,严禁打架、酗酒等恶性事件,如有发生,除按校纪校规处理外,社会调查成绩为不合格(社会调查报告成绩不及格者,必须参加系组织的下一期社会调查,如成绩仍不及格或本科期间一直未参加社会调查的,不得毕业)。

 

    附件:1.参加本次社会调查学生及相应指导教师名单(更新)       

          2.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式样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文学系

                                        2010年10月

版权所有 温州理工学院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1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