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文传要闻

从心开始,语你同行 | 心理手语大赛决赛文学与传媒学院代表队人物专访

作者:【文学与传媒学院】 编辑: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时间:2023-12-11 阅读:

手语是演奏心音的琴键,是描绘心中所想的画笔,更是拉近距离的桥梁。2023年11月29日,温州理工学院第二届心理手语大赛决赛落下帷幕。文学与传媒学院代表队比奇堡施工队带来《夜空中最亮的星》,用手语书写属于他们的舞台,最终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展卷读人,接下来,让我们翻开书页,走近这支队伍。微信图片_20231211103853.jpg

问题一:去为什么要选这首歌?

        周童星:我觉得《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非常的符合心理手语的主题,听《夜空中最亮的星》能让人觉得心情平静,但它又能给人一种力量,一种让迷途之人看明方向的力量。正如歌词所写的“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越过谎言去拥抱你”。我们希望能用这种方式让一些对生活,对友谊陷入迷茫之中的大学生能够重新看看这个世界,看到生活中细碎的美好,从中汲取到振奋人心的力量。

   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会为迷途之人闪烁光芒,在生活中也会有人默默关注你,分享你的喜怒哀乐。后来,希望你也能成为夜空中的一颗星星,以自己的微光照亮黑夜,将自己的爱心、美好寄予这个世界,让黑夜不再是黑夜。正如节目最后旁白寄语大家的一段话“即使你只是漫天星海中最为孤独的一颗,但请别忘记——你也曾让无数旅人为你驻足,让迷途之人抬头仰望,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问: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有什么巧思吗?

王亚兰:剧本中的张三张四张五是许多初入大学的同学们的缩影,他们会遇到人际关系的烦恼,陷入对自身能力的自卑中,遭到同伴们的冷落,我们将这些同学的心理活动以手语的形式传达出来,以手语为媒介,展现同学们改变自我,完成自我蜕变的一个过程。在手语表演的最后,三组同学欢聚一起拍照,是对剧本前期的一个呼应,此时的他们都已经成为自己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微信图片_20231211103859.jpg

问题三: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你们又是如何解决的?

夏润涛:首先,我们都是没有过专业的手语比赛的经历的,所以在一开始比赛人员的招募上以及手语比赛后续方案的规划上是没有头绪。最早的时候是只有两个同学报名。我们都处于一个非常迷茫的状态。但是在两个心理委员的鼓舞下,同学们也是怀着尝试的心态,来传递人间的温暖和阳光,想要为处于黑暗之中的聋哑人带来一份温暖的爱,所以我们23汉语言文学三班的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了这次的比赛之中。

其次,在剧本的创作上以及整体流程的规划上,大家都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最后,经过大家的讨论后决定了最终的方案。因为我们的排练时间有限以及课程时间的冲突,所以大部分动作的学习都是自己学习为主,就导致了后来我们大家的动作并不是完全统一的,所以我们在动作的细节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我们是通过录像再进行回放的方式来反复琢磨,最终也是成功的达到了想要的效果。我想说的是只要去做了我们就是最棒微信图片_20231211103927.jpg

问题四:你们参加手语比赛的契机是什么?

杨梦瑶:很早之前有看一部韩国电影《七号房的礼物》,那几天又看了一部《闪亮的西瓜》。两部都有与聋哑人相关的剧情,电影里的父亲是聋哑人无法为自己发声所以被诬陷至死,西瓜里的聋哑人女孩则是通过学习手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感受到亲人和朋友的爱。因此,在得知有手语比赛时我就主动的参与了这项活动,我也想通过手语来体会并传播美好与希冀。微信图片_20231211103934.png微信图片_20231211103943.png

问题五:你们认为此次比赛能拿二等奖这个好成绩的关键是什么?

严姝祺:我认为关键就在于每一个成员都不会吝啬自己的声音,在每一次修改创作中都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供参考讨论,这样最终达到了节目创新的效果。当然,最终的呈现效果离不开每一个成员的积极练习,从个体到整体,将一个一个动作完美化。微信图片_20231211103950.png

微信图片_20231211103956.png


从心开始,语你同行。本次手语大赛以及访谈活动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尊重与关爱残障人士,推广手语文化的任务依然没有结束,我们仍在路上。且裳春光无限,不负青年前行,青年的力量是强大的,愿你我能够共同推广手语,努力建立一个更加包容与平等的社会。







版权所有 温州理工学院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1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