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生对新闻传播业态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2023年11月8日下午,温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邀请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副总编辑缪磊在滨海校区图书馆二楼影音室开展“在‘众声喧哗‘中做一名“激浊扬清”的传播者“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认知讲座。我院党委书记贺晓武致开场词,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等相关专业任课教师及学生参加讲座。
我院党委书记贺晓武致开场词
作简要自我介绍后,缪磊副总编辑首先以“白发老人99朵玫瑰献老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等新闻做引入,介绍自2013年以来由于新媒体爆炸式发展而引发的新闻乱象。缪磊指出,2013年对于传播舆论格局而言是个重要的年份,新闻媒体数字化、网络化,颠覆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通稿”的霸王地位。此外,媒体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原有的“融合产品”、采编流程再造等内容生产端的零星变革,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主流媒体的主要任务。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适应时代变化,激浊扬清,做一名合格的融媒体新闻人。
缪磊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介绍记者必备素养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哪些新闻素养?缪磊从四个关键词出发,全面深度地剖析了该问题。一是要“顶天立地”。“顶天”指的是关心政治、关心社会。缪磊举例在温州晚报任职期间所做的获奖新闻作品,如”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等,讲述新闻记者如何通过对国家政策的研析研判,做出具有新闻价值的好新闻。缪磊告诫学生,如果想要未来从事新闻传播行业,就一定要养成宏观意识,要时刻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此外,还要学会“立地”,也就是关心基层、关心百姓,才能从“地”望“天。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缪磊提出新闻记者还应要懂得“天下关怀”和“天生好奇” 。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习界面大,知识海岸线长,只有心怀天下,关注社会大小事,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发声。此外,通过对“换子”新闻事件的解读,缪磊强调好奇是记者刻在基因里的本能。呼吁同学们要永远对未知的问题、领域和世界充满好奇。
我院各任课老师到场听讲
最后,缪磊指出,新媒体时代下的记者应具备创新精神,学会“改地换天”。缪磊表示,温州晚报虽然是一家地级媒体,但却拥有着央媒无法企及的“地方性”优势,他以疫情期间温州晚报全媒体中心发布疫情数据图收获六千万传播流量为例,凸显地方媒体在重大事件中的重要社会作用及地位。
我院学生认真聆听讲座
通过四个言简意赅的关键词,缪磊副总编辑倾囊相授,从业内资深人士的角度向学生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别开生面的讲座,对文传学院学生了解掌握媒体业态起到重要帮助,获得学生满堂喝彩。缪磊鼓励学生不必担心未来的出路,在这万物皆流的流量时代,新闻记者更应当做好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激浊扬清,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