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文传要闻

文传学院党员教师参观马鞍岩革命交通站纪念馆 共同重温革命峥嵘岁月,牢记党员责任使命

作者: 编辑: 来源: 时间:2022-10-20 阅读:

1019日下午,温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吕朝晖带领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员教师,一起来到位于瓯海区泽雅镇北林垟胡坦村外的红色教育基地——马鞍岩革命交通站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同重温革命岁月,学习了解革命事迹,传承弘扬革命精神。

1938年,刘英同志在马鞍岩建立地下革命交通站。何碎娇担任革命交通站主要负责人,她和她的儿子、儿媳承担起了交通站的主要工作。而她深藏在村外竹林里的老屋就成了革命交通站的所在地。如今,在她的老屋旧址上,是一座马鞍岩革命交通站纪念馆,馆内陈设展列着当年何碎娇等一批地下交通员的英勇革命事迹。“1935年春,倪宝林、林振声等人前往江西、福建等地寻找红军,经历千辛万苦,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在闽北苏区找到红军挺进师”“交通员何碎娇智斗清乡兵,在鱼篓里放毒蛇吓退哨兵,成功为将军岩永嘉县委送出重要文件.......”一幅幅革命故事展板、一件件珍贵的红色展品引领着党员们共同重温泽雅纸山上那一段段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在参观过程中,党员们频频发出感慨,被革命先辈们勇于抗争、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深深触动。

参观结束,党员们围坐在一起,共同交流参观感受和近期对于二十大报告的学习心得。校党委副书记吕朝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是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指路明灯,也是我们今后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尤其是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注意到二十大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的新任务新目标,把教育工作提到了一个国家建设的新高度。今天,我们在马鞍岩交通站一同重温革命的峥嵘岁月,一起学习先辈们不畏困难的革命精神,就是为了将这种精神贯彻落实到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去,落实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是的,传承红色基因,做好党建德育工作是我们高校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头等大事。我们要润物细无声地把工作做实做好,尤其是要把立德树人和教学课程设计、学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贺晓武认为,文传学院可以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学生红笔杆采访队、党员宣讲团等特色活动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随后,党员们依次作表态发言。

而在交流之后,大家更是全员起立,列队站好,一起重温入党誓言,面向党旗再次庄严宣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张新彤 / 黄劲 图

 


版权所有 温州理工学院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1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