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温籍历史名人张璁后人张维庚带着研究团队一起走进温州理工学院,和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一众教授学者一起座谈交流,既让家乡后人更全面地了解先贤张阁老的历史功绩,也让这位“大明中兴功臣”的事迹能随着中国故事闻名海外。
会议现场
即便身处黑暗之中,但总还是会有人仰望星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史上,明代是一个值得细品探究的朝代,而明朝宰相张璁以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三度担任首辅,革贪腐,清庄田,并力主刊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明伦大典》。
在温州,尤其是龙湾永昌堡边上,张璁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很多故事限于传说,缺乏正统研究,对于张璁的宣传也存在地域局限性,而这不利于进一步弘扬温州文化,因此,对张璁的学术研究和宣传不仅是张氏后人的热切期盼,也是温州人的共同心愿。
现任张璁研究会会长,张氏后人、永强中学校长张纯辉在交流会上指出,后人要从史学研究角度清晰张璁的历史作用和定位,深入研究明朝的礼制文化和朋党现象,才能更好地规划研究路径,还原其政治家和学者的全貌。
嘉宾交流
德国温州同乡会副会长,温籍文史学者林绿緅在会上展示了近年来对张璁古迹实地调研的成果。作为温籍学者,她代表德国温州同乡会多次提交议案,呼吁家乡进一步重视对张璁等历史名人的研究和宣传,而这些呼声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得到了回应。据悉,10月3日,张璁纪念馆将在龙湾区揭牌开馆,龙湾区社科联主席陈宗杰在交流会上表示,张璁重民本的思想和廉政勤政的作风值得后世学习效仿,在打造温州历史文化名城进程中,龙湾区社科联将团结各界力量,为张璁研究工作尽一份心力。
与会的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代表也纷纷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不少可行性较强的意见与建议。作为温州本土的综合性大学,温州理工学院身负服务地方的重任,文传学院党委书记贺晓武表示,学院将利用学术研究团队和学生社团资源,助力张璁研究更上一层楼。
合影
资料链接:
张璁(1475年12月27日-1539年2月24日),字秉用,号罗峰。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今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人。在明世宗初年三度位居首辅,明朝中期重臣,“大礼议”事件中重要人物,史称“终嘉靖之世,语相业者,迄无若孚敬云”。病逝后获赠为太师,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