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文传要闻

感受媒体温度,共赴园博之约 ——温州理工学院师生应邀参加乡贤讲坛

作者:【文学与传媒学院】 编辑: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时间:2024-03-02 阅读:

在法国巴黎街头看法式浪漫的公园,穿过凡尔赛宫花园感受古典主义园林,来到新加坡,亲历满眼皆绿的街头……2月29日,温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网络新媒体专业的师生代表28人应邀参加了主题为“强城有我 共赴‘园博’之约”的世界温州人“乡贤讲坛”,现场聆听温籍海外侨胞和园林设计界专家,围绕如何更好举办一届有温州特色、国际范的园博会建言献策,也提前感受了作为未来媒体人的工作氛围。

image.png

     首先发言的温州市花卉行业协会会长李星涛认为“园博会这一新机遇和温州当下的强城行动无缝对接,十分契合。”他介绍了历届园博会的成功经验,并直言园林作品“三分设计七分做”,“它是一个活的东西,就像人的头发需要经常打理。”他期待更多的天下温州人参与到园博会的筹办中。

参加论坛的海外华侨代表通过生动案例,凡尔赛宫式的浪漫园林,新加坡的花园城市以及加拿大的四季分明,分享者通过视频和图片带着观众进行了一场穿越园林之旅。“在法国巴黎生活了35年,工作之余,我很喜欢去公园休息放松。” 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会长戴安友结合自身的切身体会,分享法国园林建设的发展经验,他重点介绍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巅峰之作凡尔赛宫的花园和世界著名的城市改造项目雪铁龙公园。他提出,从城市功能的角度出发,城市内的园林不仅是增添了绿色,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有活力的交流空间,提升了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数。他表示,自己将积极对接法国方面的国际机构、园林企业和专业人士,助力园博会筹备工作。

新加坡温州商会会长包德胜认为,“公共教育与生态文明宣传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公众对园林绿地重要性的认识,自觉主动地维护园林,还能够降低后期地维护费用。”新加坡与温州,东西方两座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彰显地域魅力。温州园林有着宋韵瓯风,深深扎根于江南水乡的传统美学,包德胜期待,借此契机,进一步提高温州市众对绿化的参与率,让园林更好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古典之美。

年少时在加拿大留学工作九年的胡鹏飞因为工作曾是一位世界游侠,喜爱园艺的他如今在家乡温州七都岛打造了一座名叫谷子里生态田园餐厅。“刚到加拿大的时候,我发现那里的人都会在自家院子里种植蔬菜瓜果。每家每户都喜欢把自己种植的绿植当作礼物送给亲人。‘家庭花园’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他提出,“既然在温州,应该要打造独具温州特色的文化魅力。可以设置园博园旅游路线,注重公众的参与和互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园博会中去。”

据悉,去年底,温州从合肥手中接过会旗,将承办第十五届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会正式进入“温州时间”。园博会是国内园林绿化行业最top级展会,温州是省内第一个申办成功的城市,明年年底开展,届时将有半年的展期。作为网新专业的大一学生,我们不禁充满期待。

讲坛不仅让我们感受了园博会的激情,也让我们提前体会了媒体人的工作日常,据了解, 此次讲坛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程录播,不仅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积极参与,还通过浙江日报《潮新闻》、《世界温州人家园》微信公众号、《世界温州人杂志》等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这种立体式的传播矩阵不仅扩大了讲坛的受众群体,也增强了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温州人和关心温州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了解并参与到园博会的筹备工作中来。

作为网络新媒体的学生,我们在班主任刘素敏老师和专业课潘彦老师、翁庭萱老师的带领下,不仅参与了讲坛,还参观了世界温州人博物馆,看着各位乡贤对未来温州园林城市的规划,听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如何有机融合,同学们深感媒体行业的发展与人文社会息息相关。此次实地课堂为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

image.png

                                                                                  学生记者:23网新1班 周梦雅

                                                                                  指导老师:刘素敏

 

 

 

 

 

 

 


版权所有 温州理工学院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1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